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实践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时间:2024-09-02 10:26:21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

10月14日,风和日丽,振风文学社初二文学社200多名会员在孙校长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此行的目的是赴潜山开展文化采风实践活动。

为了落实语文组的实验课题《校园文学社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丰富和创新文学社活动的内容,我们初二文学社的指导老师经过多次商讨,开展了此次活动。

潜山县的历史文化悠久,同学们参观了“皖光苑”,馆内藏品丰富,有“薛家岗遗址文物展”,“古生物化石展”。通俗小说家张恨水先生一生创作了几千万作品,同学们通过“张恨水纪念馆”这个窗口了解了张恨水先生的生平。京剧鼻祖程长庚先生也是潜山人,“程长庚纪念馆”介绍了程长庚先生的生平。通过这次文化采风活动,同学们对皖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最有趣的莫过于潜河漂流了,同学们坐在竹筏上,拿起竹制喷水枪,打起了水仗,“来而不往非礼也”,每个人身上都被喷得透湿。很多同学干脆挽起裤腿,跳进水中,与潜河来一次亲密接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山,亲近水,亲近自然,亲近皖山皖水,不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吗?山因我们而乐,水也因我们而乐。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收获亦良多。我们文学社将要求学生撰写游记或活动报告,并选择优秀稿件发在校园网上。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沈阳人。本学期我校全面启动“诵经典,塑人格”活动,把组织和指导师生诵读《弟子规》作为学校工作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把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头等大事落实到实处。

二.实施总目标:

1.让学生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2.让《弟子规》成为教师、家长、学生的行为准则。

3.实现“三提升一构建”即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师师、师生、家校关系等)学习工作生活氛围。

三、活动主题:

学《弟子规》,做有道德的人。

四、活动思路:

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坚持小步子、抓落实、重实效的策略开展,循序渐进,注重效果。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共同力行,相互监督。学校开展学习、力行教育活动,从学生年龄的层次性、教师年龄差异性和家长情况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学校工作的现实情况,分层次制定学习、力行目标,分阶段设置活动安排,确保活动的实效,以期通过学习、力行活动,真正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师生的言行。

五、总体措施与要求:

1、以班为单位,狠抓落实。

各班主任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负责本班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切实抓好该项工作,作好具体安排、检查、督促。各教师要紧密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弟子规》教育。

2、培训提高,深化认识。

(1)学校将召开班主任会议及全体教职工的开展“学习《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动员大会。使全体教职工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目的、意义,增强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全体教职员工全员普及《弟子规》,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宣传讲解《弟子规》光盘,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3)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弟子规》思想内涵。班主任能够正确讲解《弟子规》的文字含义和思想内涵。

3、全面动员,广泛宣传。

(1)从开学起,学校将在各种会议、班会、读报、晨会等时间,通过教师讲座、开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书法、在教室内外办专刊、写警语、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做到能背诵《弟子规》;

(2)通过悬挂标语和在橱窗、宣传栏、校讯通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贯彻的现实意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弟子规》,用好音乐启迪学生的善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4、进入课堂,学习力行。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弟子规》的学习内容。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的德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1)利用每天晨读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并检查背诵情况,如语文、品德等其他课程都要深入挖掘其传统道德观念资源,结合《弟子规》内容进行讲解;

(2)全体学生要在音乐课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动摇篮的手》等《弟子规》系列歌曲,让感恩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

(3)在思想品德课或主题班会上安排专门的课时学习《弟子规》,要求学生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并写好学习和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4)信息技术课堂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在网上观看有关《弟子规》的视频和网页,拓展对《弟子规》的学习和理解。

(5)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班会课。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及服务意识。

(6)通过《德育小故事》等对全体师生文明礼仪的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7)发挥家长学校积极作用。学校将进一步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联系网,加强与家长沟通;利用校迅通和电话,宣传《弟子规》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

5、培养典型,示范引领。

(1)学校制定出教工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规范。要求师生之间互相敬礼还礼。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语,讲求文明礼貌。教师要体现文明教态,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

(2)养成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结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见到老师和客人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运用《弟子规》的知识,感化后进生。通过学习、诵读 《 ……此处隐藏13479个字……引导下明白某个科学小知识后兴奋的表情,老师们总忍不住为这些孩子感到高兴:一颗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在孩子们纯真的心中扎根了!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生命、珍重健康,我们特和在学校附近驻扎的解放军某炮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洁净整齐的营队大院、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严格的军事化训练,整洁的内务,不时引发学生的啧啧赞叹。

为使学生了解地质结构,我校组织二、三、四、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里面收藏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实物,包括亿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国各地的地貌介绍,巨大的恐龙化石、几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珍贵展品、地理风貌等。整个博物馆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地球演变史画卷,是学生了解地球历史、生物进化、倡导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大课堂。此次活动为小学生们探索深奥的地质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促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走向社会,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社会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我校五一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设了“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近三年以来的入住率的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务区的住宅小区进行统计调查,结合数学学科所学的列表统计的知识,并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针对个小区入住率的迅猛增长和小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近两年东区的迅猛发展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发学生对腾飞中的郑东新区的热爱。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郑东新区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水域靓城的蓝图,颇有新意。

五二班的学生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对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的交通设施的安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与交警六大队取得联系,在交警六大队民警的帮助下,学生们走上交警工作岗,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当了解到由于缺少交通信号灯,每年都有几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摄到得事故现场惨状的照片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惊叹,更坚定了要把 “关于交通设施安装情况的调查统计”这一活动做到底的决心。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详细调查与统计,学生们拍摄了大量图片,做了近万字的活动汇报册,还自发组织给河南省公安局的黄保卫局长写了建议信,建议尽快在东区没有安装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安装上安全标志,以确保过往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要做优秀交通小卫士!

四年级老师结合年级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我爱东区美丽的桥”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东区大大小小近百座桥前,实地考察桥的外观、构造,了解桥名的由来及传说,拍下了几百张美丽的图片,并在校内开展了“东区桥韵”大型摄影展,将东区美丽的桥展示在师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学生热爱东区的热潮!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与风采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

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即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过程的有效指导。一学期来,我班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本学期来,我班确定的《走进传统节日》和《走进学校生物园》两个主题,确定好课题后,学生能够查阅资料进行研究,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人群中,了解传统节日的民间习俗。并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作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的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比如:在《走进学校生物园》这个大主题下,当学生还不知道确定什么子课题时,教师的“导”就显得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共同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帮助其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指导并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点,让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帮助者”。

三、仍存在各种问题:

(1)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小,刚接触综合实践课程不久,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活动能力也较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帮助。

(2)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3)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还较少,今后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最好班级能有一个照相机或摄像机随时进行拍摄,但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另外由于家长也不是很放心让学生把照相机等带到学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